沈科教通字〔2025〕13号
各教学单位:
为做好实验室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本学期在实验室内开展的教学、科研工作安全有序运行,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制定实验室开学工作方案,督促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明确各级各类实验室责任人分工职责,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全面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及新学期开学工作安排,在开学前组织一次全覆盖的实验室安全自查,针对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认真全面排查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管控和妥善处理,并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中提报问题及整改记录。及时更新和维护易损设备,重点针对危险器械、老旧设备、供电线路、防护物资及应急设施等进行完好性检查,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安全准入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扎实做好实验人员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拟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师生,要做好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要根据实验室危险源、实验项目风险、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应急措施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留存安全教育档案资料。未经实验项目评估及培训合格者,不得开展实验。
四、加强重点危险源管理,做好危化品安全管控。要强化危险化学品从购置、库存、领取、使用、回收、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加强单位对各实验室的危化品线上平台采购的管理监督,确保物品台账与使用登记账、库存物资之间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要加强实验室危险性设备管理,针对特种设备、机械设备、大功率用电设备、危险器械、防护物资及紧急喷淋等应急设施,要全面做好检修、保养及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做好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各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
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常见事故类型及应对措施(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生物安全事故等)。
应急响应流程(事故报告、处置、疏散、救援等)。
应急物资准备及管理。
外部支援联系方式(消防、医院、环保部门等)。
2.细化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3.定期组织培训
对实验室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具体操作流程、应急设备使用方法等。
4.开展应急演练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应急预案。
5.定期检查与维护
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的应急物资。
各教学单位于2025年3月10日16:00前完成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或修订,电子版、纸质版经由各系主任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张英男处进行备案(格式参照附件1)。
六、做好实验室开课准备,保障实验教学秩序。根据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总体安排,各实验室在开课前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好实验环境和物品消杀工作。要提前检查实验室设备、耗材及水电管路等准备情况,做好耗材、设备、软件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各单位要组织协调好补做实验与新开实验的教学安排,加强实验教学秩序的检查。
教务处
2025年3月1日